三天連假就是出遊的好時機
住在WA已經2年多居然從沒去過加拿大
那麼就趁連假出發吧
一路向北開 看到兩國的國旗飄揚
就知道陸路通關的關卡到了
住在台灣 海島國家根本沒機會從陸路通關
所以什麼都很新奇
原來關卡長得很像高速公路收費站嘛
不過 在鏡頭外的另一側
那車子可是大排長龍
光是等要通關就等了近40分鐘
這時只好說 幸好還算早出門
否則連假人潮應該要排上更久
無聊等待的過程就只好四處亂拍照
結果居然看到有位騎腳踏車要通關的老兄
騎腳踏車橫跨兩國耶 超酷
等了很久終於輪到我們通關
移民局人員問了以下的問題 提供之後打算陸路通關的朋友做個參考及準備
1. 你們要去哪裡?為什麼要去那裡?
2. 住的飯店名稱? 區域?
3. 你的公司名稱? 職稱?
4. 你是從哪裡來的?
所有問題我們都有順利回答
除了飯店區域這件事 當下手忙腳亂拿出訂單來看
反正移民局人員問你啥就簡單明瞭沒有遲疑的乖乖回答就好
之後就順利通關了 連車子也沒被檢查
回程的時候看到這個牌子就知道
又到了通關的地點
依然是瘋狂的大排長龍
不過在入境美國這邊有免稅商店
如果你不是開車的那位 可以趁等的時間再去買一買東西
旁邊望出去是一望無際的海
回程也約等了40分鐘左右
不過入境美國就嚴格地多
在慢慢龜速排隊前進的過程之中
就有一堆警察杯杯在查車
拿著儀器 東巡西晃
所以在這邊提醒所有要入境的朋友
千萬別存著僥倖心理偷藏了不能帶入境的違禁品喔
被查到的機會可不小
移民局的人員問了以下問題
1. 你住在美國哪裡?
2. 去加拿大做了什麼?
3. 買了什麼東西?
4. 有沒有帶任何違禁品?
基本上跟來時一樣就是平穩地回答所有的問題
就不太容易被刁難
只是他看我居然沒買任何東西
露出了很驚訝的表情(謎之聲: 是誰規定出國一定要買東西的呀)
這次陸路通關的經驗很新奇
不過大排長龍這件事實在很浪費時間就是了
比下飛機通關還要久
加拿大旅遊小提醒
1. 加拿大都是使用公制單位
所以入境之後看到速限牌不要跑得很快很開心
單位改變 很容易忽略而吃了超速罰單喔
2. 加拿大很多地方都只收現金而不收信用卡
所以不要像我一樣呆瓜 沒有準備現金就跑去玩
那會有很多地方去不成(後面的遊記 食記會詳述)
3. 美國手機記得向電信公司開啟加拿大的plan
如果是像我們一樣很依賴手機GPS的人
千萬千萬記得要事先向電信公司申請打開加拿大的plan
否則1mb要收你15鎂的漫遊費用
4. 加拿大的路標牌都偏小 要非常注意看
也許是習慣了美國的路標牌都非常大 標示非常清楚
結果這次在加拿大吃了很大的苦頭
常常因為看不清楚路名而一直開過頭 再回轉
浪費了不少時間